第四章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

   每组至少成型标准试件四个,沥青混合料至少六个。
   成型试件高度误差不得超过表4—7规定值。    

试件高度允许误差                表4-7
名 称

两端高差(mm)

平均高度( mm)

备 注

大 梁

4

±1.5

高度取试件四周高度的平均值

中 梁

3

±1.0

小 梁

2

±0.5

  (四)试件养护:同抗压试验要求。

 三、回弹模量和强度测定
  试验记录表格见抗压试验部分。
  (一)试验原则:
  每组(四个)试件中,先用一个测得参考破坏荷载Pmax,其余三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材料的代表回弹模量和强度,至少取两个相对误差不大于15%平行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试验采用三分点加载法,试件高跨比为1:3,即支点间距为梁高的三倍,如表4--8所示。然后测定试件的梁跨距、标距和承压支距。图4--8表示了划线后加载示意图。

表4—8
名 称

试件尺寸(cm)

梁跨距(cm)

承压板支距(cm)

标距(cm)

大 梁

15×15×55

45

15

12

中 梁

10×10×40

30

10

8

小 梁

5×5×24

15

5

4


沥青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和抗弯拉回弹模量应分别在不同的两个试件上进行测定,而水泥土和石灰土则可在同一试件上

图4—8 加载图式及装表位置

完成。
  测定方法采用延度法,即梁受弯时测定梁试件底面标距内的拉伸应力及变形。加载仍采用七级即0.1P max …0.7Pmax,速度为2mm/min。
  要注意的是若梁的破坏断面不在梁中部1/3(见图4-8)之内时,试验数据不能参加平均。
  (二)试验方法:分表测法和电测法。
  1.表测法
  (1)根据梁的尺寸,按表4-8要求划线,然后粘贴表架,安装千分表。
  取出试件后,先静放置凉干表面(以利粘贴),再用铅笔或粉笔(削尖)准确画线。标距为受纯弯部分长度的4/5。大、中、小梁的纯受弯部分长度为15、l0、5cm,故相应的标距为12、8、4cm。 千分表架用502胶(或其它胶)粘贴。注意表架应与试件表面垂直,表架孔中心线应与梁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如图4—8所示,其变形值选用梁受弯时底面标距内所产生的最大变形。对材料粒径较大的大、中梁试件,表面往往凹凸不平,为利千粘贴,可用原材料填平,以保证粘结质量。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