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路面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

四、试件制备及准备工作
 (一)试料的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碾碾碎,但应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程度)。土团均应捣碎到通过5mm的筛孔。
取代表性的试料100kg,用40mm的筛筛除大于40mm颗粒,并记录超过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二)制试件
  1.称试筒本身的重量(m1)。将试筒固定在底板上,把垫板放入筒内,并在垫板上放一张滤纸,安上套环。
  2.一般要制3种试件,如每种试件制3个,则共制9个试件。3种试件均分三层夯击,差别是每层夯击次数分别为20、50和98次,使试件的干容重从低于95%到等于100%,6的最大干容重(9个试件共需试料约50kg)。
  3.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取出约50kg试料,再用四分法将取出的试样分成9份,每份约重5.0kg。
  4.按最佳含水量制备试样,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可直接按最佳含水量加水,对于细粒土制件按比最佳含水量略小加水。
  应加的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w—混合料中应加的水量,(g);
     Qn—混合料中素土(或集料)的重量(g),其含水量为wn(风干含水量),%;
     Qc—混合料中水泥或石灰的重量(g),其原始水量为Wc,%(Wc通常也很小,也可以忽略不计);
     W—要求达到的混合料的含水量,%。

  用小铲将料充分拌和到均匀状态。如为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可将石灰试料一起拌匀。然后装入密封容器或塑料口袋内浸润备用。
  浸润时间:重粘土不得少于24小时,轻粘土可缩短到12小时,砂土可缩短到1小时。天然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砾石可缩短到2小时左右。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及砂可以缩短到1小时。
  制作每个试件时,都要取样测定试料的含水量,对于细粒土(量大粒径5mm),每次取样100kg,中粒土每次取样500g,粗粒土每次取样1000g。
  5.如为水泥稳定土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将所需的水泥(水泥含量按土重的百分率计)加到浸润后的土中,并用小铲、泥刀或其它工具充分拌和到均匀状态,并要使水分达到最佳含量。试样拌和后用湿布覆盖,以防蒸发。
  6.将击实筒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试样1.8kg左右倒入筒内,整平其表面后稍加压紧。然后按所需击数进行第一层试样的击实(共击98次)。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落高应为45cm,锤迹必须均匀布于试样面。第1层击实完后,检查该层的高度是否合适,以便调整以后两层的试样用量。用刮刀将已击实的表面“刮松”。然后重复上述做法,进行其余两层试样的击实。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试样高出试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6mm,超过高度过大的试件应该作废。
  7.卸下套环,用直刮刀沿试筒顶修平压实的试件,表面不平整处用细料修补。取出垫块,称试简和试件的重量M2并进行湿气养生,(如不是石灰或水泥稳定土,则不需要养生)。
  8.按(6)和(7)制做其余两种试件。只是制第2种试件时,每层的夯击次数为50次,制第3种试件时,每层夯击次数为20次。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