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设计步骤
(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2)按路基土类别与干湿类型,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一般不宜小于500m),查表法确定各路段土基回弹模量E0:
①根据所处自然区划、路基土类别确定临界高度值H1、H2、H3;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F;
②根据路基挖填情况、地下水位及临界高度值H1、H2、H3确定各路段路基干湿类型;
③根据路基土类别及路基干湿类型确定各路段路基平均稠度;查《沥青路面设计规范》P14—15;
④根据路基平均稠度、所处自然区划、路基土类别确定各路段土基回弹模量E0。查《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F。
(3)初拟路面结构方案。
按干燥—中湿状态和潮湿—过湿状态,分别粗拟设计方案。参考《沥青路面设计规范》P10—12,结构层与组合设计。
(4)计算设计弯沉 及各种路面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
(5)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参考《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E。
(6)按设计弯沉 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
(7)验算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拉应力。
结构层底面拉应力不得大于相应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否则须重新拟定路面结构方案,重复(4)—(7)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8)路面排水设计 。
①路表和路肩排水,包括超高路段外侧路面排水设计;
②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③路面结构排水系统;
(9)路肩及中央分隔带设计。
上述(6)—(7)须用计算机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