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德育基地 - 爱我家乡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湖南娄底教学站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原为娄底地区,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现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和双峰、新化二县,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人口400万。
  娄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市内有清代名臣曾国藩故居等人文景观和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70多处。涟源市湄江风景区、冷水江波月洞及大熊山、九峰山、龙山等省级森林公园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位于娄底市郊的水府庙水库、胜仙洞等胜景,都是别具一格的旅游佳境。
  娄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双峰洛阳湾古建筑群、九峰山古庵。新化北塔、洋溪文昌阁、涟源龙山药王殿等名胜古迹各具特色,为优美的自然风光抹上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广袤的娄底土地到处闪耀着中华古文明的辉煌。钟灵毓秀的娄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娄底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光辉的篇章。
  娄底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锑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藏达48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锑矿储量居世界之冠,煤炭储量居湖南全省第一,石膏、石墨、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藏在湖南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娄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战略腹地和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湘黔、娄邵铁路在这里交汇。207国道、320国道与正在兴建的洛(阳)湛(江)铁路、上(海)瑞(丽)高速公路贯穿娄底,使娄底成为我国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曾国藩家族府第群

    荷叶塘地处双峰县与衡阳行山的交界之处,曾几何时,清代重臣曾国藩家族的府第群,占尽了荷叶塘的风水宝地,成为九峰山北麓一道靓丽的风景,名扬天下。其代表性建筑,主要有“白玉堂”、黄金堂”、“万年堂”、“大夫第”、“富厚堂”等。 
    富厚堂坐落在今荷叶镇富托村,座南朝北背倚半月形鳌鱼山,从东西南三面把富厚堂围住,远远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张图椅中,‘自然环境相当优美。鳌鱼山树木茂盛,古树参天,门前一片开阔平地,一条名叫涓水的小河从中缓缓东流,平地四周峰峦叠蟑,群山环抱。
    富厚堂原称八本堂,取曾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条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忘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家训,后曾纪泽据《后汉书》“富厚如此”而改现名。富厚堂虽不胜家华,然曾国藩得知修屋花钱七千串而为之骇叹,他在同治六年二月初九日的日记中写道:“接腊月甘十五日家信,知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钱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费如此,深为骇叹!余生平以起屋买因为仕宦之恶习,誓不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颜见人!平日所说之话全不践言,可羞孰甚!屋既如此,以后诸事奢侈,不问可知。大官之家子弟,无不骄奢淫逸者,忧灼曷已!”


历史古城--上梅

    上梅镇是一座有9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新化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化县秦属长沙郡,汉为益阳地,三国吴置高平县,隋归潭州,唐入邵州,五代、宋初隶邵州邵阳县,历为“梅山峒蛮”聚居地,素“不与朝廷通”。据志载,唐末、五代期间,梅山十峒峒民常与朝廷作对,曾攻入邵州、潭州,取州库财
宝。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将石曦攻入梅山,捣毁板、仓诸峒;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派潭州及邻近诸州屯兵镇压,更加激发了矛盾,兵戈不息,宋熙宁五年(1072年) 朝廷采纳蔡煜所奏,委章停以怀柔之策,檄入蛮境,诏纳梅山,开复梅山,并建邑置吏,以上梅山置新化县,谓“王化之一新也”。
     县城先定北溪白石坪(现白溪镇何思村,遗址尚存,并列为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迁现址,宋绍圣年间,县城街道为十字型;到明代正德年间,街道扩展为四街九巷,以十字街为中心。清康熙十二年以后,又陆续修建向东街、井头衔。青石街。永兴街,当时,一般街宽仅2.5—3米,泥土路面;民国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对东正街。县正街、西正街、青石街。向化街。永兴街等进行全面整修,各后退五尺,街道扩宽为6.5米,街总长达2257米,路面用青石板砌成龟背形,两旁设下水道,整齐划一,雨止路干,被誉为全省第一流县城。


神童湾的来历

    南宋理宗嘉熙年间,湘乡焙塘(今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田湾村)有一童子,名曰 贺 德 英 (1238-1252),七岁会诗文。十二岁时,闻父与人构讼被湘乡衙关押,即赴县请求考试,以赎父罪。县丞赵某以《诗经》、《春秋》、《论语》、《孟子》命题,令其作论、策、诗、赋各一章,他提笔就写,四题即毕,诗题名《圣小儿》:“秀英钟和岳,生来号圣儿。虽然年尚小,不待学而知。博古通今识,超群迈世姿。浩然食牛气,非若聚鱼嬉。祖莹耽书日,甘罗入相时。看看头角长,身到凤凰池。”赵县丞非常惊奇,当即设宴款待。时值傍晚,天微雪,又令其作诗,他即赋道:“谁剪银河水,飞花出汉霾,月明人竟往,踏破水晶街。” 县官推荐贺到潭州。潭州知州邓炯又举荐他入京参加淳祐十年(1250)的神童试。朱理宗赵昀面试于紫宸殿。三场考试均名列第一,朝官携他向皇帝谢恩。时理宗正在观赏《猿猴献果》画,令他作诗,他随即吟诵。诗中“易描通臂状,难写断肠声”等句,深受理宗赞赏,即赐金花锦绣,并对联一首:“京阙人家惊天地,湖南童子破天荒。” 贺衣锦还乡,县官未开正门迎接,他即题诗于壁:“昆明池水跃金鳞,怒目扬鳍不露身,想是龙门曾点额,至今羞见钓螯人”,表现他踌躇满志,讥讽县官不学无术。贺于淳祐十二年(1252)夭殇,年十四岁,葬于现娄底市娄星区涟滨乡民福村豹洞边,现保存完好。遗作诗三首,选入《沅湘耆旧集》。旧《湘乡县志》有传,《中国人名大辞典》有记载,邑人为入祀乡贤祠,并在湘乡县城建状元坊。故娄底市郊留下神童湾的地名。1985年市区建“神童”塑像(即娄底公园正门内)。